Ai 室內設計工作流教學 (一): Ai 室內設計工作流介紹

Wayne HuangWayne Huang
1 min read

這篇文章是寫給:


  • 室內設計師:想了解AI目前運用在室內設計應用程度和可能性,並且想嘗試新的工作流程的人。

  • 自宅、租屋改造者:想自行做室內改造,想規劃風格卻苦無使用3D渲染軟體或者平面設計軟體經驗的人。

為什麼要學習這個工作流: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AI 繪圖工具在設計產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室內設計領域,AI 工具正成為創作者實現快速構思與高效製圖的重要助手。

設計師 Tim Fu 所生成的AI圖像 / 來源: ig-post

主流的文生圖工具只能藉由文字生成渲染圖,無法控制圖片整體結構。對於室內設計而言,這類工具的效用並不大,設計師更需要的是能精準重繪空間的生成工具。

本系列文將介紹的這一個工作流能夠讓設計師從輸入案場圖片或者模型圖作為起始,快速的達到以下功能:維持生成圖片的空間結構比例利用範例圖生成類似風格並能依需求增減畫面上的物件

工作流示意圖:此工作流可以保留房間的結構並自由添加家具物件

Krtia 及 ComfyUI簡介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工作流將會運用到的兩個應用軟體:Krita和ComfyUI。

Krita

Krita 是一款免費使用開源繪圖軟體,擁有類似Photoshop的功能。Krita將會是我們主要的操作介面,之後的文章會介紹簡單的Krita功能,並運用Krita的生成式AI插件(Generative AI Plugin)來將生成式圖像工作流(ComfyUI)加入Krita中。

Features | Krita

ComfyUI

ComfyUI 就像一個拼裝積木的AI圖像創作工具。它不是像一般的繪圖軟體,直接用筆在畫布上畫圖,而是透過組合多種「積木」(小工具)來生成AI圖像,這些積木有不同的功能,可以選擇風格、設定顏色、改變細節,甚至創造全新影像。

r/StableDiffusion - MoonRide workflow v1.2

結合Krita的圖層功能和ComfyUI的模組化影像處理,設計師得以運用最新的開源AI模型,快速生成精準的室內設計效果圖,從草圖構思到最終渲染,都能大幅提升效率。

結合Krita和ComfyUI的工作流:能夠完整掌握生成圖片中的每個元素

AI 繪圖產業的崛起,即將改變傳統設計的生態,更為設計師提供全新創作模式。這一波技術革新不僅降低了設計門檻,也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到創作中。

AI 的使用能將設計者從視覺化概念的繁瑣步驟中解放出來,投入更大的心力在真正的設計內容上面。

Krita 和 ComfyUI的硬體需求:


ComfyUI 硬體需求

    • 關於ComfyUI的硬體需求 : 從ComfyUI官方推薦的頁面來看,近10年內的Nvidia顯卡都可以跑(10系~最新的50系),但用低階顯卡跑的話單張圖的生成時間會變的很長。

      * 官方建議是**Nvidia 30系顯卡的中高階顯卡以上、VRAM越高越好**。AMD和Intel顯卡的話會有額外的限制和安裝方式,在這邊筆者並不推薦。

      * 關於更詳細的資訊,請參考官方的顯卡天梯:https://github.com/comfyanonymous/ComfyUI/wiki/Which-GPU-should-I-buy-for-ComfyUI

Krita配置需求

    • Krita繪圖軟體本身的話沒有特殊的硬體需求,目前的電腦應該都能夠運行。

      * 至於Krita AI插件的硬體最低推薦配置是6GB VRAM的顯卡,同樣也是運行ComfyUI,想較為流暢運行可以參考上方ComfyUI配置。

本系列文章內容:


透過上面間單的介紹,讀者應該能夠理解Krita + ComfyUI 的靈活和強大之處。

以下是這系列上線教學文章的內容預告:

  1. Krita教學 & ComfyUI部署教學

  • 安裝方式

  • Krita基本工具

  • ComfyUI介紹

  • 文生圖/圖生圖的基本概念和應用

  • Custom Node / Checkpoint / LoRA/ Clip / VAE / ControlNet 等等模組、模型的基本介紹

  • 如何找到、下載、運用這些基本模型和工作流

  1. 如何使用Krita和ComfyUI:

  • 以Sketchup模型和參考圖來快速生成概念

  • 對快速生成的概念進行修改


謝謝你看到最後,以上就是此篇介紹文章的全部內容,讀者應該能對Krita和ComfyUI有初步的了解。

之後的教學文章將會很快更新,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


點擊這個連結:https://tw.reroom.ai/ 或者直接搜尋ReRoom AI就可以找到我們。

也歡迎追蹤我們的Threads,我們會將最新的功能和使用心得放到上面,分享一些有趣的使用經驗。

0
Subscribe to my newsletter

Read articles from Wayne Huang directly inside your inbox. Subscribe to the newsletter, and don't miss out.

Written by

Wayne Huang
Wayn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