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oshi Scoop 周报, 2025 年 4 月 4 日

CryptapeCryptape
2 min read

加密洞见

如何识别比特币挖矿节点:难度、方法与安全隐患

在比特币 P2P 网络中,识别挖矿节点及其相邻节点可能暴露潜在攻击面。此前的研究已证明,有影响力的比特币节点可以通过内存池分区,以此找到存在冲突的交易,并对其进行着色来识别。这些节点点可能不是矿工的网关节点,但可以最终连接到挖矿节点。

本研究基于 2025 年的比特币网络环境,探讨以上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攻击可行;并且,借助有影响力的挖矿节点集合,发起诸如固定(pinning)、替换循环(replacement cycling)或其他尚未被发现的内存池和闪电网络攻击等攻击,也变得更加容易。

降低收益波动性的去中心化区块奖励协议 Boot Protocol

Boot Protocol 是一个去中心化协议,旨在解决比特币挖矿中的波动性问题——即找到区块所需时间和获得奖励的不确定性,这种波动会导致矿工收入不稳定。该协议无需追踪实际挖矿工作量即可实现区块奖励共享,在避免中心化问题的同时,将挖矿收益波动降低至单独挖矿的 1/16。

  • 痛点:中心化矿池主导区块奖励,小矿工面临高方差的挑战。

  • Boot Protocol 的解法: 一个去中心化、低方差的系统,模仿单独挖矿,但具有矿池的优势。

  • 优势:与单独挖矿相比,它能将方差降低最多 16 倍,并且比中心化矿池更具抵抗监管攻击的能力。

  • 防止扣块攻击(withholding attack):该协议旨在防止扣块攻击,因为矿工有激励尽快提交区块。

  • 潜力:Boot Protocol 有潜力通过消除 P2Pool 或 Braid Pool 等方法的缺点,革新去中心化挖矿。

利用 Taproot 和多签功能搭建的无需信任的抛硬币游戏

Coinflip 是双人参与的猜币游戏,受到了「零抵押彩票」(Zero-Collateral Lotteries)思路的启发,并利用 Taproot 和多签功能搭建。

探究比特币的重复交易

在比特币链中,有两组发生在 2010 年 11 月中旬的完全相同的交易,一组夹着另一组:由于 coinbase 交易没有任何输入,却有新硬币产生,因此两个不同的 coinbase 交易有可能将相同金额发送到相同地址,并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构建,两笔相同交易就这样诞生了。

因为这种重复交易可能导致混淆,开发者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如何解决,但仍没有理想方案。下一个可能的重复交易预计出现在 2046 年。尽管现在与重复交易相关的风险很小,但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有趣新奇错误,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用于防止闪电网络垃圾交易的收费协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分配和收取闪电网络服务费用的协议,从而减少网络中的垃圾交易风险。该协议针对所有重要成本制定并收取相应费用。此前的一些方案尝试通过对延迟或失败的支付收取费用来减少垃圾交易,但这些方案未能覆盖某些成本,或依赖信任机制来防止费用被盗。

该协议采用了「恶意攻击者惩罚」(griefer-penalization)机制:如果一方遭受通道合作伙伴的恶意行为(griefing),该方可能会损失一定资金,但在这种情况下,作恶方也必须承担相应损失。因此,一个只选择自利(self-interested)合作伙伴的用户不会遭受攻击。

Cashu 推出即时离线的 ecash 支付

Cashu 开发了一种新的点击支付功能 Tap-to-pay,通过 NFC 实现即时、离线的 ecash 支付。

作为不记名资产,ecash 直接存储在用户的设备上,而不是服务器上。这也就是它与 NFC 搭配得如此出色的原因。

Coinbase 开源多方计算库

Coinbase 开源了其多方计算(Multi-Party Computation, MPC)引擎 。该库的密码学负责人 Yehuda Lindell 指出,此库为 ECDSA 和 Schnorr/EdDSA 提供两方和多方签名,以及用于 DKG、备份等的工具。

此次发版包含了 commiments、随机预言机、秘密共享等基本原语在内的完整代码堆栈、不经意传输协议(基础和扩展),以及用于与阈值签名相关的不同任务的一系列 ZK 证明。所有协议都有完整的规范和理论文献。团队还进行了完整的基准测试,可以看到从低级原语到完整协议的运行时间和带宽信息。

RISC Zero zkVM 的推进:R0VM 2.0 与 OP Kailua

RISC Zero 正在推进其 zkVM 技术发展,推出 R0VM 2.0,并引入 OP Kailua,以提升区块链的可验证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RISC Zero 使用 Picus 来正式验证 zkVM 组件的确定性,即将推出的 R0VM 2.0 将会是首个经过正式验证的 RISC-V zkVM。R0VM 2.0 消除了 ZK 系统中因约束不足导致的安全风险,确保可证明的正确性,并为开发者提供更强的安全保障。

OP Kailua 是一个 zkVM 操作码,可在链上实现高效的证明验证(Validity proofs),让 OP 链可逐步升级为 ZK Rollup,提供:更快终局性(<1小时)、更强安全性(仅需一个诚实排序器)、更低成本($0.00012/tx)

独立矿工近期贡献了三个区块

过去几天内,有三名独立矿工贡献了比特币区块,意味着家庭挖矿的激增。

新书|Principles of Bitcoin: 去伪存真,揭示比特币的核心价值

《比特币原理》(Principles of Bitcoin)以第一性原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解框架,剖析比特币这一常被误解的创新。书中摒弃行业炒作、术语堆砌与浅层分析,揭示中本聪创造的真正巧思,以及它对货币、治理和个人自由的深远影响。

作者 Vijay Selvam 从技术、经济、政治和哲学角度探讨比特币,强调只有通过全面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它的意义。他将比特币视为个人赋权的工具、经济自主的催化剂,并展示它如何挑战传统货币体系。Selvam 论证,比特币是数字资产领域中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性创新。

精彩无限 不止于链

播客|靠收费解决交通拥堵,在加密领域行得通?关于拥堵收费的经济学、理论和现实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纽约市在 2025 年年初实施了拥堵收费的措施。现实世界中的举措是否也对加密世界有所启发?这期播客请来了拥堵收费领域的经济学专家(也是该措施的提出者) Michael Ostrovsky,并从现实的交通拥堵问题延伸到了加密领域,探讨二者的相似之处和影响。

模型上下文协议:AI 代理时代的双向实时通信统一框架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由 Anthropic 于 2024 年底推出。作为一个增强 AI 代理能力的标准化框架,MCP 旨在让 AI 代理可以利用来自各方的实时数据、实时做出决策。与通常依赖于分散的、定制解决方案的传统 AI 集成不同,MCP 为双向通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 :这意味着 AI 代理不仅可以从外部来源提取数据,还可以将更新或作推送回这些系统,从而实现更加动态和自主的行为。 此外,MCP 的开源性质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协作,这也与集中式 AI 公司的孤立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这篇推文对 MCP 的能力和意义做了整合。

文化链时代:文化比技术更具有基础性

本帖作者认为,加密世界体验了一个事实:文化往往比技术更具决定性。这被看作是文化链(Culture Chains)的时代:一种不是由链能做什么,而是由它为谁服务来定义的区块链。文化链本质上是垂直化区块链的演化版本:它们不追求服务所有人,而是专注于某个具有文化凝聚力的群体,比如动画迷、角色扮演玩家、meme 狂热者等。它们像一个数字城邦,围绕共同价值观、语言、兴趣构建,提供专属的技术基础设施、治理机制和代币经济系统。

0
Subscribe to my newsletter

Read articles from Cryptape directly inside your inbox. Subscribe to the newsletter, and don't miss out.

Written by

Cryptape
Crypt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