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摘要: Episode 356 - Abby Davisson: How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Money and Love - Rational Reminder

Aldo YangAldo Yang
1 min read

Objectives

提供一個全面的決策框架,協助個人和伴侶在金錢與愛相關的重大人生決策上做出更明智、更符合長期福祉的選擇。

關鍵要點

  • 運用「金錢與愛」決策框架 (5Cs)
  • 關於金錢的討論與財務管理
  • 家務分工與外包
  • 關於伴侶、婚姻、子女及離婚的決策
  • 關於居住地點與房屋的決策
  • 關於退休與長者照護的討論

運用「金錢與愛」決策框架 (5Cs)

這個框架旨在幫助人們克服人類固有的短期偏見、負面傾向以及壓力下的 System 1 思維,轉向更理性、深思熟慮的 System 2 思維。核心理念是所有重大人生決策都包含金錢與愛的成分,將兩者分開反而有害。框架包含五個關鍵步驟:

  • Clarify (釐清):了解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排除外界雜音,獲得「內部觀點」。
  • Communicate (溝通):與受決策影響最深的人(特別是伴侶)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這可能導致重新釐清自己的想法。
  • Consider (考慮):考慮廣泛的選擇範圍,避免二元對立思維,尋求「外部觀點」,發掘更多創意選項。
  • Check in (檢視):諮詢可信賴的資源,如經歷過類似決策的人或相關研究,以獲得外部視角並啟發創意選項。
  • Consequences (後果):探索決策在短期、中期、長期可能產生的後果,不僅考慮負面,也考慮正面影響,這是一個預測練習。 框架是迭代的,一個步驟的發現可能導致回到前面的步驟重新思考。

關於金錢的討論與財務管理

金錢是關係中的重要議題,儘管常被視為禁忌。研究顯示,每週討論金錢的伴侶有更高比例感到幸福 (78%),遠高於從不討論的伴侶 (50%)。這是建立信任和透明度的關鍵。

  • 早期討論:在關係早期就應開始討論金錢觀念、消費習慣、儲蓄、債務、投資方式以及各自的金錢故事(受成長背景影響)。可以從低風險的方式開始,例如規劃旅行預算。
  • 共同財務管理:研究建議的最佳做法是「部分合併」(pool some funds),而非完全合併或完全獨立。可以根據關係的深入程度(如交往、訂婚、結婚)逐步提高合併的比例。這能建立信任,同時保留個人財務獨立性。
  • 財務透明度 (Financial Translucency):這是部分合併財務的目標,意味著對彼此的財務狀況有清晰的了解,但仍保有各自的獨立帳戶。
  • 婚前協議 (Prenup):即使不打算簽署,經歷準備婚前協議所需的財務揭露過程,也能促進非常有益的對話,增進信任和親密感。親密關係 (intimacy) 的一個定義是「into me see」,即允許對方看見自己最深層的希望、擔憂和恐懼,這些都與金錢息息相關。

家務分工與外包

家務分工對關係的健康至關重要,很容易在無意識中形成不公平的模式。應有意識地做出選擇,而非「滑入」(slide into) 某種安排。

  • 工具應用:推薦使用 Eve Rodsky 的 Fair Play 卡片,列出管理家庭和子女所需的約 100 項任務。伴侶可以一起檢視這些任務,捨棄不相關的,然後討論如何公平分配剩餘的任務,使所有工作變得透明可見。
  • 處理不適:在討論分工時,可能會感到要求伴侶承擔更多責任而產生「愧疚感」(guilt)。然而,應選擇愧疚感而非「怨恨」(resentment),因為不表達需求而累積的怨恨對關係具有毒性。
  • 性別規範影響:社會和原生家庭的性別規範會影響人們對家務分工的預期,但重要的是做出適合自己家庭的刻意選擇。
  • 定期檢視:隨著生活變化(工作變動、子女成長等),應定期重新檢視家務分工,主動討論即將到來的重大變化可能對分工的影響,避免怨恨累積。
  • 家務外包:強烈支持外包。應將某些外包視為投資,特別是育兒,這是對未來職涯的投資。計算育兒費用時,應視為伴侶雙方薪資共同承擔,並考慮離開職場的機會成本和未來重返職場的挑戰。有時,一個更大的決策(如搬到無需自行打理庭院的社區)可以減少許多零碎的外包需求。

關於伴侶、婚姻、子女及離婚的決策

這些是人生中最重大的關係決策,應運用框架深思熟慮,而非僅憑感覺。

  • 尋找伴侶:運用 5Cs 框架。釐清對自己重要的價值觀(而非像點披薩一樣列出特質清單)。早期溝通重要議題(金錢、事業、子女、居住)是衡量關係是否健康的指標。考慮選擇的研究:同步選擇 (simultaneous choice) 比序列選擇 (sequential choice) 帶來更高的滿意度(如相親 vs. 無止境的交友軟體滑動)。向欣賞的長期關係伴侶請益。約會是預測未來的方式,應在非理想或壓力情境下測試關係。
  • 確定關係認真程度:當你願意與對方討論金錢、子女等重要且可能令人不適的話題時,關係可能已趨於認真。
  • 婚姻:是重大的財務和人生決定,不應輕率。應在婚前對財務完全透明。
  • 子女:是比婚姻更大的決定,與事業、金錢、家庭、居住地等緊密相關。存在生理現實考量。永遠不會覺得「準備好」,研究顯示人們更後悔未採取的風險。育兒短期可能降低幸福感,但帶來強烈的目標感和意義。可以伴侶分開研究育兒的影響,再一起討論。同性伴侶因需更多投資和努力,通常會更審慎規劃。
  • 離婚:溝通是關鍵。若已嘗試各種溝通和諮詢仍無法解決問題,運用框架釐清優先事項(特別是若有子女,應將維持與前伴侶的良好關係以減少對子女的負面影響列為優先)。創意解決方案(如父母輪流搬進搬出原家庭住宅,讓子女留在熟悉環境)有助於維持子女的穩定性。研究顯示,離婚對子女的負面影響主要來自於離婚過程中的衝突程度。

關於居住地點與房屋的決策

居住決策應運用 5Cs 框架進行全面考量。

  • 考量因素
    • 家庭支援:特別是育兒初期,靠近家人能提供極大幫助,影響父母能否應對壓力。這是一個越來越多人考慮的因素,尤其在需要雙薪才能負擔主要城市的地區。
    • 個人偏好:健康需求、嗜好、個性類型(如 Richard Florida 的研究顯示不同地區吸引不同個性)。
    • 城市 vs. 郊區:釐清對自己重要的標準並排序。
  • 租屋 vs. 購屋:除了財務計算,應考慮個人對自主性的偏好。租屋將許多維護責任外包給房東,適合不喜歡處理瑣事的人;購屋則提供改造的自主性,但也伴隨更多決策和責任。
  • 房屋裝修:應考慮個人個性對裝修過程壓力的影響。例如,「最大化者」(maximizers) 傾向追求完美,在裝修時可能因過多選擇而感到壓力巨大;「滿足者」(satisficers) 則較能接受「夠好」的選項,過程壓力較小。可以選擇信任專家並放手,減少自己的決策負擔。
  • 運用框架實例: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在疫情期間運用 5Cs 決定是否從舊金山搬到郊區。釐清需求(更多空間、開放的學校),溝通(選擇在戶外散步時進行,避開家中壓力),考慮選項(特定郊區),檢視資源(房仲、已搬遷的朋友、關於居住密度對幸福感影響的研究),探索後果(更大房貸會更緊密綁定公司薪資)。最終重新釐清價值觀,選擇職涯彈性而非更大空間,並找到創意解決方案(租用辦公室、更換學校)。

關於退休與長者照護的討論

隨著壽命延長,退休的概念正在改變,不再是單一時間點的終結,可能包含多個「迷你退休」或彈性工作模式。成年子女與父母討論其退休及未來照護計畫至關重要,儘管這通常令人不適。

  • 討論重要性:應在非緊急情況下主動開啟對話,了解父母對退休生活的期望、財務準備以及未來需要照護時的意願和安排。這能避免在突發狀況(如意外或疾病)發生時措手不及。
  • 開啟對話方式:可以藉由自己正在進行的退休規劃或遺產規劃為契機,詢問父母的經驗和安排。
  • 注意認知能力下降跡象:有研究顯示,認知能力下降的早期跡象可能從銀行帳戶活動異常中顯現(如重複支付、錯過支付),甚至比醫生診斷更早。成年子女若能了解父母的財務狀況,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
  • 財務支援討論:應了解父母是否有足夠的財務能力支付未來的照護費用,以及他們是否預期需要子女提供財務支援。這對屬於「三明治世代」(同時需撫養子女和照顧父母)的成年子女尤其重要,需將此納入自身的財務規劃。
  • Trusted Contact Person (TCP):在加拿大,金融機構被要求詢問客戶是否指定 TCP,以便在發現客戶有認知能力下降跡象時聯繫此人。這是一個有益的機制。

結論

面對金錢與愛交織的重大人生決策,應採取深思熟慮的「deliberate living」方式,運用如 5Cs 這樣的框架進行全面性思考。關鍵在於早期且持續地與伴侶進行坦誠溝通,特別是關於金錢、事業、子女和居住等核心議題,建立信任與透明度。選擇有意識的決策 (decide),而非無意識地「滑入」(slide) 某種安排。同時,應將決策置於長期時間軸下考量,並勇於探索多種可能性和尋求外部資源的建議。對於長者照護等不適議題,也應及早與家人展開對話,做好規劃,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挑戰。

原文連結: https://rationalreminder.ca/podcast/356

0
Subscribe to my newsletter

Read articles from Aldo Yang directly inside your inbox. Subscribe to the newsletter, and don't miss out.

Written by

Aldo Yang
Aldo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