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摘要: Episode 365: Rob Carrick's Eight Lessons Learned in 27 Years of Covering Personal Finance - Rational Reminder

1 min read
Objectives
根據資深財經記者Rob Carrick的經驗,分析當前個人理財的挑戰與機會,並提供實用建議。
關鍵要點
- 現代個人理財的消費壓力與挑戰
- 重新思考人生財務里程碑的時間線
- 財務建議與DIY投資的演變
- 投資者預期與市場波動的應對
- 年輕人與老年人的財務困境及服務缺口
- 挑戰傳統銀行忠誠度
- 退休與個人財務成長的建議
現代個人理財的消費壓力與挑戰
由於網路和社群媒體的普及,人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消費壓力,導致「錯失恐懼症」(FOMO)加劇,並產生一種「誰能過上最好生活」的競爭心態。這使得人們即使在財務壓力下,仍傾向於過度消費,例如購買昂貴的汽車或進行「Instagrammable」的旅行,導致消費行為與自身最佳利益背道而馳。
重新思考人生財務里程碑的時間線
隨著壽命延長,人們有更長的時間來達成人生里程碑。傳統上在30歲前買房、65歲退休的觀念應被重新審視:
- 買房:可以在30多歲甚至40歲買房,因為工作年限更長。
- 退休:可以考慮將退休年齡延後至68或70歲,即使如此,仍有25年的退休生活。
- 職業發展:可以花更多時間尋找適合的職業道路,或進行額外教育,無需急於在年輕時就找到「理想工作」。
- 彈性:延長時間線能減輕壓力,讓財務規劃更具彈性。
財務建議與DIY投資的演變
過去27年,財務建議從以共同基金為中心的「銷售文化」轉變為更注重「建議導向」的模式,同時DIY投資也從幾乎不存在發展到現在成本極低且便捷:
- 財務建議演變:早期共同基金盛行,顧問以銷售為導向;隨著時間推移,轉向注重投資組合建構、財務規劃和客戶需求。驅動因素包括顧問追求穩定收入,以及ETF興起帶來的產品競爭,促使顧問轉向提供規劃、指導和輔導等更高價值的服務。
- DIY投資發展:從早期僅限於電話交易且費用昂貴,到科技泡沫後線上經紀業務興起,並與ETF同步發展。現在可透過線上應用程式以幾乎零成本購買ETF,甚至可購買零碎股,極大降低了投資門檻。
- ETF接受度挑戰:儘管ETF有優勢,但部分人仍因心理障礙(對自助平台不安)、操作複雜性(下單恐懼)及業界缺乏針對初學者的過渡性介面而卻步。
- 簡易DIY投資弊端:過於便捷的交易可能導致過度投機(如GameStop事件),投資者易基於社群媒體資訊或一時興起犯下錯誤決策。儘管存在弊端,但低成本、易於使用的投資工具對大眾而言,其益處遠大於潛在風險。
投資者預期與市場波動的應對
投資者對股票報酬的預期普遍過高,且未充分準備好承受市場波動:
- 預期膨脹:過去五年市場表現優異,導致投資者將近期高報酬錨定為未來預期,遠超財務規劃師建議。
- 缺乏波動準備:許多人認為可以避開市場下跌,對市場下跌時的焦慮程度甚至超過2008-2009年金融危機。
- 媒體影響:媒體報導市場大漲會形成「回饋循環」,促使投資者追逐高報酬,即使有警告也難以聽進去。
- 應對建議:應將市場下跌視為「買入機會」,鼓勵投資者在市場低點分批買入,將「堅持下去」(stay the course)轉變為「勇往直前」(charge ahead),以實現長期更好的報酬。年輕人應「祈禱熊市」,因為這提供了以更低價格累積資產的機會。
年輕人與老年人的財務困境及服務缺口
與Rob Carrick剛入行時相比,年輕人的經濟環境更為艱難,而金融業在服務老年人口方面存在嚴重不足:
- 年輕人困境:住房負擔(房價與收入比過高)、生活成本上漲,導致難以儲蓄。部分年輕人因此產生「躺平」或「一擊致富」(投機)的心態,認為穩健儲蓄無望。
- 年輕人建議:
- 調整時間線:鼓勵接受更長的買房和退休時間線(如35歲買房、70歲退休),並利用FHSA、TFSA等工具逐步儲蓄。
- 財務規劃:先償還債務,再根據短期或長期目標調整儲蓄投資策略。
- 業界服務:金融業應開發更具成本效益、以科技為主導並輔以人際互動的服務模式,滿足年輕人需求。
- 老年人服務缺口:
- 數位化障礙:銀行過度依賴應用程式和線上服務,但許多老年人因不熟悉科技、身體或認知挑戰而難以使用。
- 服務不足:銀行分行人員減少,電話客服等待時間長,遺產處理流程混亂。
- 建議:金融機構應設立專門的老年人服務熱線或分行專員,提供面對面協助,並投資於相關員工培訓,以滿足老年客戶的特殊需求。
挑戰傳統銀行忠誠度
加拿大消費者對大型銀行表現出極高的忠誠度,即使服務不佳也鮮少轉投其他機構:
- 恐懼未知:人們對嘗試替代金融機構存在恐懼,儘管所有存款機構都受CDIC保障,資金安全無虞。
- 銀行行銷:大型銀行擅長行銷,營造出「有人會照顧你」的品牌形象。
- 缺乏競爭與監管:加拿大替代銀行和投資機構的競爭力不足,且過去15年來議會對銀行的監督幾乎消失,導致銀行行為缺乏制約。
- 建議:鼓勵消費者嘗試至少一家替代金融機構(如開設高利儲蓄帳戶),體驗其服務,以打破對大型銀行的盲目忠誠。
退休與個人財務成長的建議
Rob Carrick對退休後的成功定義及給聽眾的告別建議:
- 退休成功定義:在保持忙碌、對社會做出積極貢獻和享受擴展的自由時間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點,尋求一種能帶來滿足感的混合生活方式。
- 告別建議:
- 從小處著手:不要覺得必須一次性把所有財務問題都解決好,可以從一個小目標開始,例如償還一筆債務、開設投資帳戶並購買優質產品,或尋找財務規劃師制定計畫。
- 建立動能:成功完成一個小目標會帶來成就感,激發追求更多積極動能的慾望。
- 寬恕錯誤:每個人都會犯錯,所有錯誤都是可以隨著時間修復的,不要讓過去的錯誤阻礙自己前進。
結論
要成功駕馭當前的個人理財環境,必須適應新現實。具體行動建議包括:
- 重新評估傳統財務里程碑,接受更長的買房和工作年限,以適應更長的壽命。
- 擁抱低成本、實證導向的投資方式(如ETF),並克服對自助平台的心理障礙。
- 財務顧問應將重心從銷售轉向全面的財務規劃,並開發具成本效益的服務模式,以服務年輕和中等收入客戶。
- 消費者應積極探索替代金融機構,挑戰對大型銀行的既有忠誠度,以尋求更好的財務成果。
- 從小處著手,設定可實現的財務目標,逐步建立積極動能,並學會寬恕過去的錯誤,避免受「錯失恐懼症」或「一擊致富」心態的影響。
- 金融機構必須緊急解決老年人口的需求,提供更易於使用且人性化的服務。
原文連結: https://rationalreminder.ca/podcast/365
0
Subscribe to my newsletter
Read articles from Aldo Yang directly inside your inbox. Subscribe to the newsletter, and don't miss out.
Written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