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摘要: Episode 367: AMA #8 + Insurance Needs Analysis with Louai Bibi - Rational Reminder

1 min read
Objectives
說明 PWL Capital 如何為客戶進行人壽、失能及重大疾病保險的分析與規劃,以協助客戶做出明智的保險決策。
關鍵要點
- 建立初始財務規劃
- 建立生存模型並評估影響
- 與客戶進行深入對話
- 在規劃軟體中進行壓力測試
- 評估不同保險類型(定期 vs. 永久)
- 評估失能保險的條款與條件
- 評估重大疾病保險的實際效益
建立初始財務規劃
這是保險規劃的第一步,旨在全面了解客戶的目標、價值觀和財務目標,並繪製出一個「最佳情況」的財務藍圖,假設夫妻雙方都能健康長壽並實現所有目標。
建立生存模型並評估影響
- 模擬配偶一方意外離世的假設情境。
- 評估在這種情況下,倖存配偶的收入(包括CPP和OAS)將如何減少,以及其儲蓄目標和生活方式是否能持續。
- 案例:對於有前段婚姻子女的重組家庭,需評估遺產規劃與倖存配偶的支出能力。
與客戶進行深入對話
- 與客戶討論模擬結果,確認其對支出變化、退休目標或子女教育等目標的看法。
- 案例:高收入配偶與全職家庭主婦的家庭,需考慮若全職家庭主婦離世,高收入配偶可能因需照顧子女而減少工作時間,並產生額外的托兒費用(如聘請保姆)。
在規劃軟體中進行壓力測試
- 將保險理賠金視為一筆一次性收入,並在財務規劃軟體中進行壓力測試。
- 評估市場波動如何影響這筆理賠金的投資表現,以及其能否持續支持倖存者的財務需求。
評估不同保險類型(定期 vs. 永久)
- 大多數客戶購買人壽保險是為了償還債務、替代收入直到退休,或確保教育費用等特定支出。
- 永久人壽保險(如終身壽險)通常不適用於99%的加拿大人,其主要用途在於:
- 財富傳承給下一代
- 慈善捐贈
- 為遺產提供流動性以支付高額稅款(避免出售資產)
- 儘管有其特定優勢,但常被過度推銷,導致客戶在意識到其高成本和不符預期回報後難以取消。
評估失能保險的條款與條件
- 失能保險提供每月福利,而非一次性賠付,通常取代收入的2/3。
- 關鍵在於保單的條款與條件,尤其是「失能定義」。
- 案例:高科技客戶的團體保險僅在頭兩年提供「自身職業」失能保障,之後轉為「任何職業」失能保障,這意味著若他能從事任何最低工資工作,福利將停止。這對其長期財務規劃影響巨大,可能導致無法維持生活方式或儲蓄目標。
- 失能保險不僅應涵蓋生活開銷,更應涵蓋因失能而損失的未來儲蓄潛力。若保險僅足夠支付當前需求,則在保險期滿(如65歲)後,可能因缺乏足夠儲蓄而面臨財務困境。
- 建議:應盡可能最大化失能保險的保障額度,並確保條款完善,以全面保護家庭。
評估重大疾病保險的實際效益
- 重大疾病保險在診斷出特定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臟病、中風)時支付一次性賠付。
- 對於已有相當財富的客戶而言,這類保險通常不是「絕對必要」,因為他們有其他資產可供提取。
- 儘管市場上存在許多關於其用途的推銷說法(如保護投資、讓配偶休假、帶孩子去迪士尼),但其核心價值在於提供「安心」。
- 案例:一位客戶以極低成本購買的重大疾病保險,在被診斷出癌症後,其理賠金對家庭在情感和財務上產生了「改變人生」的重大影響。
- 建議:若客戶重視安心感,可考慮購買成本較低的重大疾病保險,而非昂貴且功能複雜的保單。
結論
保險規劃應作為個人全面財務規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非獨立的產品銷售。客戶應與專業財務顧問合作,透過情境模擬(如配偶離世或失能)來評估其真實的保險需求,並將保險理賠金納入長期財務預測中進行壓力測試。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定期人壽保險和條款完善的失能保險是核心,應優先確保其涵蓋生活開銷及未來儲蓄潛力。重大疾病保險雖非絕對必要,但即使是低成本的保單也能在關鍵時刻提供顯著的財務與心理支持。避免盲目遵循「經驗法則」或購買不必要的複雜保險產品,應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和目標進行客製化規劃。
原文連結: https://rationalreminder.ca/podcast/367
0
Subscribe to my newsletter
Read articles from Aldo Yang directly inside your inbox. Subscribe to the newsletter, and don't miss out.
Written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