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摘要: Episode 371: Banks Sell Products, Not Advice - Rational Reminder

1 min read
Objectives
這段文本旨在揭露加拿大銀行體系中,金融顧問在銷售金融產品時存在的利益衝突、銷售壓力及專業知識不足等問題,並提出尋求獨立、以客戶利益為導向的專業金融建議的重要性。
關鍵要點
- 揭露銀行金融服務的本質與問題
- 探討銀行銷售文化與顧問專業度
- 提出尋求專業金融建議的標準
- 介紹獨立財富管理模式的優勢
揭露銀行金融服務的本質與問題
- 核心問題: 加拿大銀行分支機構的金融顧問,常因銷售目標和獎勵結構,向客戶推銷次優、高費用的金融產品,而非提供客觀的財務建議。
- CBC新聞調查 (2024年3月):
- 加拿大五大銀行(TD、RBC、Scotiabank、BMO、CIBC)的客戶被施壓購買不必要的金融產品。
- 銀行員工被要求推銷產品以達成銷售目標,否則可能面臨失業風險。
- 提供的建議存在問題,例如建議客戶投資銀行共同基金或GIC,而非償還高利率信用卡債務;誤導客戶共同基金費用的重要性;推銷比客戶所需更昂貴的產品。
- 許多銀行員工因銷售壓力感到極度焦慮,部分人甚至因此離職。
- 部分顧問對共同基金費用運作方式缺乏了解,或對共同基金的預期回報有不切實際的看法,顯示不僅存在利益衝突,也存在教育不足的問題。
探討銀行銷售文化與顧問專業度
- OSC與CIRO聯合研究 (2024年11月): 針對安大略省五大銀行附屬共同基金經銷商的2,863名代表進行匿名調查,結果顯示各銀行或地區無顯著差異,具普遍代表性。
- 顧問背景: 平均每位代表持有一項專業資格(通常是加拿大證券課程或同等學歷,這是銷售共同基金的最低要求),擁有六年共同基金代表工作經驗,10%的總薪酬為浮動獎金。
- 專業資格不足: 僅有9%的共同基金代表持有其他進階專業資格(最常見為CFP),這意味著91%的代表缺乏更深入的專業知識。
- 銷售壓力與利益衝突:
- 32%的代表同意其薪酬方式更重視銷售量而非建議品質。
- 超過一半(47%)的代表不同意其薪酬方式可能導致優先考慮銷售目標而非客戶利益(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存在這種潛在問題)。
- 35%的代表同意其薪酬方式可能增加向客戶提供不適合建議的風險。
- 68%的代表表示至少有時會感受到銷售壓力,35%表示經常或總是感受到壓力。
- 44%的代表擔心因未能達到銷售、收入、客戶或資產目標而失業。
- 25%的代表表示客戶曾被推薦不符合其利益的產品或服務。
- 銷售壓力越高,代表越可能同意客戶曾被推薦不符合其利益的產品或服務。
- 55%的受訪者表示至少有時會對銷售壓力感到擔憂,25%表示經常或總是感到擔憂。
- 許多擔憂的代表因害怕報復而不願在工作場所提出問題,而提出問題的代表中,43%表示其擔憂很少或從未得到解決。
- 產品選擇限制: 銀行顧問通常僅限於銷售其銀行自身的產品,這些產品(如主動管理型共同基金、GIC)對銀行而言利潤豐厚,但未必最符合客戶利益。
- 儘管78%的代表認為現有產品能滿足客戶需求,但近一半的代表同意,如果能提供更廣泛的共同基金選擇(包括非銀行供應商的基金),客戶將受益。
- 知識水平不足:
- 23%的代表無法正確定義「管理費用比率」(MER),這是共同基金最重要的屬性之一。
- 2021年Juhani Linnainmaa等人的研究「The Misguided Beliefs of Financial Advisors」指出,顧問在個人投資和客戶帳戶中犯下相同錯誤(過度交易、追逐過去回報、偏好昂貴的主動管理基金、分散不足),且即使離開金融服務業後仍持續這些錯誤,顯示其對錯誤建議的真實信念和知識缺乏。
提出尋求專業金融建議的標準
- 提高教育門檻: 投資者應尋找擁有超越最低監管要求資格的顧問,例如CFP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和CFA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等具有嚴格認證計畫的專業資格。
- 重視道德標準與執行: 選擇具有明確道德標準和嚴格專業行為規範執行機制的資格認證,例如CFA和CFP都有專門的委員會處理投訴並執行紀律處分。
- 顧問註冊類型: 了解顧問的註冊類型很重要。在加拿大,全權委託投資組合經理 (Discretionary Portfolio Manager) 通常被視為對客戶負有信託義務 (fiduciary duty),而大多數非全權委託的共同基金代表則不一定。消費者常誤以為所有金融顧問都必須以其最佳利益行事,但事實並非如此。
介紹獨立財富管理模式的優勢
- 獨立財富管理公司 (如PWL Capital):
- 薪酬結構: 薪酬不與產品銷售掛鉤,而是直接向客戶收取費用,避免利益衝突。
- 專業資格要求: 要求顧問擁有CFA和CFP等進階專業資格。
- 持續教育: 鼓勵並資助顧問的持續教育,培養專業文化。
- 信託義務: 作為全權委託投資組合經理,對客戶負有信託義務。
- 客戶利益導向: 專注於提供高品質的建議和客戶成果,而非產品銷售。
- 團隊協作與規模效益: 透過團隊合作和規模效益,提供更優質的技術、營運和策略願景,讓顧問能專注於客戶關係和財務規劃的核心工作。
- 行業專業化: 透過實際行動建立一個專業化的行業模式,而非僅限於討論或透過監管來推動。
結論
加拿大銀行分支機構的金融顧問普遍面臨巨大的銷售壓力,且其專業知識和產品選擇受限,導致客戶常被推薦不符合其最佳利益的高費用產品。為確保獲得客觀且高品質的金融建議,消費者應主動尋找具備CFP或CFA等進階專業資格、受嚴格道德標準約束,並在獨立、以客戶利益為導向的財富管理公司工作的顧問。這些獨立公司通常不將薪酬與產品銷售掛鉤,並致力於持續教育和提供全面的財務規劃服務,從根本上解決利益衝突問題,真正將客戶利益置於首位。
原文連結: https://rationalreminder.ca/podcast/371
0
Subscribe to my newsletter
Read articles from Aldo Yang directly inside your inbox. Subscribe to the newsletter, and don't miss out.
Written by
